學術交流
    位置: 首頁 > 學術交流 > 正文

    占肖衛: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

    時間:2023-08-14來源: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報告時間:2023年08月22日(星期二)15:30

    報告地點:學術會議中心二樓小報告廳

    :占肖衛 教授

    工作單位:北京大學

    舉辦單位: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研究生院、先進功能材料與器件安徽省重點實驗

    報告簡介

    1995-2015年富勒烯一直占據著有機光伏領域電子受體材料的統治地位,因而這20年被稱為“富勒烯時代”。然而,富勒烯在可見光區吸收弱,能量損失大,器件效率已觸碰天花板。另外,富勒烯球形分子易聚集,形貌穩定性差,器件壽命受限。早期對替代富勒烯的新型受體的探索很少,器件效率很低,且長期停滯不前。整個領域因為受體這塊短板遭遇發展瓶頸,創制高性能的新型受體材料是亟待解決的挑戰性難題。本團隊于2006年率先在國內開展了新一代電子受體的研究,經過十年探索,于2015年發明了被譽為“里程碑”和“劃時代”的“明星分子”ITIC,開創了“稠環電子受體”這一高性能新穎受體體系。稠環電子受體顛覆了富勒烯等經典體系,開啟了領域的“非富勒烯時代”,突破了有機光伏的瓶頸,實現了器件效率的飛躍,為領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20余個國家350余個研究組在諸多領域使用稠環電子受體,如:有機/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光解水、場效應晶體管、光電探測器、發光二極管、雙光子吸收、光熱/光聲/光動力治療等。

    報告人簡介

    占肖衛,北京大學教授。1986-1990, 浙江大學化學系本科。1993-1998,浙江大學高分子系博士(導師:沈之荃院士和楊慕杰教授)。1998-2002,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博士后(導師:朱道本院士和劉云圻院士)/副研究員。1999,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導師:唐本忠院士)。2002-2006,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佐治亞理工大學化學系Research Associate/Research Scientist(導師:Seth Marder教授)。2006-2012,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2012至今,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學院教授,現任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長期從事有機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和器件研究,發表學術論文380余篇,被引用5萬余次。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和北京市自然科學二等獎(均為第一完成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高分子科學邀請報告榮譽獎、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終期評估優秀、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等。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和全球高被引科學家(連續7次)。(曾)擔任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副主編,ACS Energy Letters和Aggregate等10種期刊編委/顧問編委。

    關閉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卡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91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热热久久超碰AV热热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