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位置: 首頁 > 學術交流 > 正文

    李少峰: Electrochemical Activation of Molecular Nitrogen to Ammonia--From Fundamentals to Scale-Up

    時間:2023-08-11來源:化學與化工學院

    報告時間:2023年8月14日(星期一)9:30

    報告地點:屯溪路校區昇華樓616會議室

    :李少峰 博士

    工作單位:丹麥技術大學

    舉辦單位:化學與化工學院, 先進催化與反應工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可控化學與材料化工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先進功能材料與器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報告簡介

    氨作為一種大規模的大宗商品,對化肥生產至關重要,同時也被認為是一種可替代化石燃料的無碳能源載體。目前,傳統的氨合成采用Haber-Bosch工藝,氨是由氮氣和氫氣通過鐵基催化劑,在非??量痰臈l件下合成的(350-450 ℃,150-200 bar)。近年來,電化學合成氨被認為是一種綠色、低能耗的合成氨途徑,有望取代傳統Haber-Bosch工藝,其中鋰介導的氮氣還原(Li-NRR)被認為是目前可靠的室溫電化學合成氨途徑之一。盡管準確的機理還不明確,目前普遍認為LiNR過程一般涉及Li+還原成金屬Li,并將N2進行解離,進一步通過一系列的電子和質子轉移過程后產生氨。目前為止,Li-NRR的選擇性(法拉第效率)已經得到明顯提升,但相關研究處于早期階段,該工藝仍然受到氨產率低的限制,如何同時實現工業級電流密度和高選擇性是連續流電化學合成氨面向實際應用的關鍵。本次報告將為大家分享介紹鋰介導合成氨領域從基礎研究到工業化階段的研究進展、需要解決的難題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報告人簡介

    李少鋒,2020年于大連理工大學獲博士學位(導師: 邱介山教授和于暢教授),博士論文入選遼寧省優秀博士論文,2018-2020年于斯坦福大學和SLAC國家實驗室聯合培養,2020-2021年在斯坦福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 劉宜晉教授),2021年至今在丹麥科技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 Ib Chorkendorff院士和Jens N?rskov院士)。近幾年致力于儲能電極材料的可控制備以及在不同反應條件下多尺度的結構與化學動態解析。目前已發表SCI論文5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在Joule(2篇)、Nat. Commun.(2篇)、J. Am. Chem. Soc.、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等國際學術期刊9篇,論文他引4400余次,h-index 31,授權1件歐洲專利和美國專利,授權1件中國發明專利。研究成果受到Science Daily和Science News等網站報道。曾獲得遼寧省優秀畢業生、大連市三好學生、大連理工大學“博士生學術之星”稱號等榮譽。

    關閉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卡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91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热热久久超碰AV热热久久